16
2024-10
回首2023学年,海中教科研工作在校领导支持与引领下,始终牢记“科研兴教、科研为校、科研育师”的使命,始终秉承“海中创业者”的理念,积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办学品质提升而努力。在过去一年的学校工作中,教科研从五方面发挥作用:首先,紧扣课堂教学、课程开发、论文撰写、课题研究、信息化运用能力提升等方面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接着,着眼教师发展,有计划推动完善学校科研蓝图,补齐科研短板;同时根据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德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等培训,有针对性地推动不同层次的教师成长与发展。其次,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共同体建设,提升校本研修品质,为教师专业成长培育最好的土壤。再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让阅读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最后,努力打造有“高度、温度、深度”的教科研体系,在实践中催生新力量,以支撑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下面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精品课程、教师业务获奖、学生获奖”五方面内容,着重介绍海中在教科研方面的成果,以期让我们所有的老师“被看见”。一、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或课题组针对一个或多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所做的深入系统的研究。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好途径之一。一年来,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从不同层面推进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本学年海中圆满完成了的1项课题结题任务,参与课题1项。叶海玲老师负责的聚焦化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命题研究与实践的省级课题完成结题。张铂炳老师参与市级课题结题并获奉化区二等奖。二、论文撰写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本学年论文评比中,我校教师也收获颇丰。在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有10篇获奖,分别有宁波市级获奖4篇、市直属获奖6篇。其中,龚迪颖老师撰写的《家校协同:家庭成长课程“1-3-1”行动方案》获2024年宁波市家校合作论文评选二等奖,叶海玲老师撰写的《立足试题研究,提升专业素养》获得宁波市二等奖,徐晰老师撰写的《指向问题解决的课堂模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获得宁波市二等奖。在论文发表上,部分老师还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积极撰写论文用于发表,将成果显性化,践行教育共富的理念,为海中老师们树立了榜样。龚迪颖老师3篇文章发表于市级纸媒,杨礼想、张莹草老师各有一篇文章在省级期刊上发表。三、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开发是一项对教师专业成长极其有意义的工作。在校领导的鼓励和督促下,我校的精品课程开发也有一定成绩。徐敏钧老师获得省级精品课例一项,张莹草老师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一项。四、教师业务获奖在教科研的深度引领下,我校全面展开教育教学点亮工程,多学科多教师获2023年度市级、市直属各类活动中获奖。徐敏钧老师获得宁波市 2023 年“精品数字教育资源”团体一等奖,陈浩伟老师获得2024年宁波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三等奖。杨礼想、陈浩伟老师在角蚌教育合作帮扶计划(2023)安徽蚌埠中小学骨干班主任素养提升研修班中进行了学科展示与班会展示,获得了一致好评。徐敏钧、龚迪颖、黄晓君、胡恒等多位教师获得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多位老师在市直属比赛中获奖,陈浩伟老师获得宁波市直属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徐兆锦老师获得宁波市直属高中生物学原创实验题命题比赛二等奖,刘丹蕾老师获得宁波市直属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评审三等奖、宁波市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学活动评审直属三等奖,杨礼想老师获得市直属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比三等奖。 每一学年都有许多新的故事发生,2023学年也不例外,这些故事属于当事人,也属于海中和海中人。我们希望这些学生和教师们的事迹能够被“看见”,虽然在这短小的篇幅里面只能被看见一部分,但我们相信这些被“看见”的部分人和事仍然可以激励我们海中人,为海中、为自己创造更精彩的未来。“未来可期,不负韶华”,2024学年,相信海中人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仍能取得好成绩,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海中的发展添砖加瓦,推动学校创建特色品牌,创新区域教育新格局。